中国叉车制造强国梦还有多远?

2017年以来,国内经济呈现稳中有进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,国际贸易水平逐步提升,工业车辆行业迎来爆发性增长,从CITA的数据统计中可看出,截止2017年11月30日,五类叉车累计销售量为:455,777台,与2016年同期的336,995台,增长达35.25%。其中,电动步行式仓储车辆(Ⅲ类车)增长猛烈,达到126,977台,相比2016年同期的83,480台,增长率高达52.1%,仓储车辆(Ⅱ+Ⅲ类车)相比去年同期的91,133台,达136,019台,增长率高达49.25%,直奔50万台大关。
JAC叉车
江淮重工公司抢抓行业发展机遇,顶住行业竞争加剧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等不利因素,积极落实降本增效举措,深化结构调整,实现了公司主要经营指标跨越式增长,产量、销量、收入增长均超40%。据悉,JAC叉车在今年9月累计销量超过去年全年销量,10月份提前两个月完成年度目标,11月份实现年销万台的历史性突破。这也是JAC首次过万台。
与此同时,凯傲宝骊也在11月份宣布销量突破万台大关,提前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,刷新了历史!
柳工叉车
龙工叉车
台励福叉车
吉鑫祥叉车
截止12月份为止,2017年有8家中国工业车辆制造商年销售量超过10000台。目前,以合力、杭叉为首的企业,仍然牢牢占据着第一梯队,第二梯队中的龙工、台励福、柳工、江淮重工、凯傲宝骊、吉鑫祥等在今年均已超过万台。龙工今年突破4万台销售大关,未来有望冲向第一梯队,与第二梯队中其他公司拉开了较大差距。此外,位于第二梯队的美科斯,由于并购因素及业务调整等原因,销量未达万台。这8家品牌叉车合计市场份额占有56%左右,占据市场主导地位,合力、杭叉占据40%左右的市场份额,国产品牌叉车呈上升的趋势。
然而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,这些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叉车品牌,主要还是以内燃叉车销售为主。随着物流配送网络在全国各级城市和乡村的发展,国内外环保要求越来越高,电动仓储类叉车的需求进一步提高,仓储叉车是今年增长最大的车型。此外,随着节能环保型新能源叉车的应用技术普及推广,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叉车的使用需求。国产叉车还需增强自身竞争力,避免低价竞争,重复制造,抓住行业的趋势,往智能、新能源、轻量化与创新发展等方向转型,实现弯道超车,早日使中国走向世界制造强国行列。